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交织的背景下,全国两会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把握政策脉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次课程旨在深入解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内容,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政策演变,特别是揭示其中的新政策趋势,从而更好地洞察未来政策走向,为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系统理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要点和战略部署。
●清晰梳理 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领域及其变化,敏锐捕捉政策演变的趋势。
●深刻把握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政府的应对思路。
●全面分析 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防风险等关键领域的政策内涵和未来方向。
●有效提升 基于宏观政策分析的前瞻性判断能力,为业务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第一部分 政策主线的延续与创新:近三年政府工作重点的回顾与变迁分析
对比分析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梳理和揭示政府在关键领域的政策重心和工作方向的演变。
一、 总体基调与发展目标
1.经济增长预期目标5%不变
2.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变
3.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变,具体部署有变
二、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1. 财政赤字率设为4%左右(赤字增加但GDP增长率没变)
2. 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1.3万亿
3.外加5000亿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血,新增债务2.9万亿
4. 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蓄势待发
5.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CPI目标降但容许失业率上升)
6. 全年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
7. 2025,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并强调“扩大支出规模,加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1.3万亿+5000亿+4.4万亿+5.66万亿(赤字规模)=11.86万亿,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其中赤字带来的增量是1.6万亿。还有预算支出带来的增量是1.2万亿。
三、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1. 物价目标锁定CPI 2%左右
2. 传统的降息降准未必好使,需要结构性政策工具
3. 流向需要支持的特定领域,例如房地产和股市。
4.现有的结构性工具可能会进行调整,并可能推出新的工具
5. 精准滴灌的思路也将更多地应用于支持房地产和股市
6.适度宽松:专项再贷款额度的扩大、抵押品范围的调整、优惠利率的提供等方面,旨在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居民购房需求,以及引导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股市。
7.总量政策空间可能受限:寻求更有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体现,并需要与财政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形成有效协同增后劲领域的政策趋势
四、呈现出以下新的边际变化
1.更突出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显现,这反映出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些根本性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提高
2.更加强调“内需不振”与“预期偏弱”相互叠加的影响,揭示了当前经济挑战中信心和需求双重承压的特点
3. 相比2024年,虽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仍然是背景,但报告更着重于国内长期积累的矛盾以及需求和预期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 聚焦2025:惠民生与促消费的新举措
在惠民生和促消费方面提出的具体新举措和政策趋势。
一、 更大力度的稳岗促就业政策:
1.对重点群体(如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的就业支持措施。
2.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就业
二、 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多渠道举措
1.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
2.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意义和潜在影响
三、 拓展多元化服务供给,激发消费潜力
1.在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领域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
2. 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的具体路径。
四、 完善休假制度,释放文旅体消费潜力
1.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的可能方向及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2. 支持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的具体政策
五、 健全县域商业体系,推动城乡消费联动
1.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第三部分 增强发展后劲: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
政府工作报告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方面提出的关键战略和政策方向。
一、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路径
1.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要求
3.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
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扩大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范围、降低门槛
2.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专业服务商
三、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重点领域
1.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
2. 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举措
1.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2.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
3.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四部分 防范化解风险:经济稳定与安全发展的底线
政府在防范化解风险方面提出的主要政策着力点和应对措施。
一、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化解与新模式构建
1.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
2. 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新思路
3.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战略方向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稳妥化解之道
1. 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完善和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2. 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的原则和策略
3. 强调坚决遏制违规举债冲动,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三、 金融领域风险的积极防范与处置
1.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2.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强化央地监管协同的重要性
四、其他重要风险领域的关注与应对
1.解读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 应对国际局势冲击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国制造业
助力企业转型
2021年度咨询客户数
资深实战导师
客户满意度
续单和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