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900-901

《2025年两会解读及形势分析研判》

参加对象:企业负责人、总裁、高层管理者、规划部门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0.5~1天
授课形式:内训
联系电话:4006-900-901 / 17717312667(小威)

微信咨询&报名

课程背景  COURSE BACKGROUND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对企业来说既是总结也是展望,对政策来说既是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党的二十大等会议精神的政策延续,也是通过两会给全年的发展定调定方向的重要时机。

    本课程综合分析政策、学术、行业等多领域的国际、国内观点,从金融的视角研判发展大势,系统梳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要点和十大任务,帮助企业把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前预判大势,布局2025年及十五五的业务发展重心。


课程收益  PROGRAM BENEFITS

● 深入理解国际国内形势

● 系统理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要点和十大任务

● 把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


课程大纲  COURSE OUTLINE

一、 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两会

(一) 希望从两会得到什么?

(二) 《政府工作报告》是什么?

1. 指导思想

2. 规范要求

3. 基本结构

4. 综合体现

(三) 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战略家都是审时度势的高手


二、 过去一年的工作怎么样?

(一) 当前的时代背景

1. 复杂局面下,我们要谋事,更要谋势

2. 背景:党的二十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3. 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1. 经济下行原因分析

2. 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 从2024年经济政策演变看政策的延续性

1. 前三季度数据不及预期

2. 当前的经济问题是信心不足还是真的缺钱?

a) 案例:通胀还是通缩

b) 案例:刺激消费还是投资

3. 当前经济困局的核心在于内部有效需求不足

4. 全方位扩内需摆首位


三、 今年定下什么新目标

(一) 为什么说2025年是关键一年

(二) 预期目标

(三) 总基调


四、 要点解读

1. 增长目标:“5%左右”目标

2. 物价:CPI目标下调至2%,首次低于3%

3. 赤字率拟按4%,历史新高

4. 降准降息有空间

5. 财政:总量更积极,但结构更重要

6. 货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是全年主线

7.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首要任务

8. 促消费是扩大内需的第一任务

9. 房地产:关注超常规政策落地情况

10. “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1. 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12. 稳楼市稳股市

13. 稳外贸稳外资

14. 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

15.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16. 科技和民企: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17. 能耗政策的要求预计会比前几年有所加强

18. 资本市场: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五、 十大工作任务

(一)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1. 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

2. 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

3.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4. 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

5. 完善免税店政策,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6.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二)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2.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3. 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4.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

5.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6.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7.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三)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 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

3.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4. 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5.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6.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

7. 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8.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9. 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10. 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

11. 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优化外籍人才服务。

12. 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四)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1.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2.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3.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五)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1. 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2.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 培育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增长点

(六) 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1.房地产

1)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2)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

3)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2.地方债务

1)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

2)加快剥离地方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

(七) 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支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2.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

3.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

4.做好“土特产”文章

(八)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1.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2.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3.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九)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

1. 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2.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十)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1. 就业

1)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2)强化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3)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4)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2.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3.医疗

1)优化药品集采政策

2)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改善医疗服务

3)居民医保提高30元


六、 未来经济发展预判

(一) 总体判断

1.短期承压,中长期机会大于风险

2.时代发展的机遇属于大格局者

3. 四新及应用场景蕴藏重要发展机会

4. 重视国家战略与区域战略

(二) 机遇

1. 国际环境机遇

1)全球经济格局重塑和全球经济治理

2)“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3)国际科技合作加强

2. 国内经济机遇

1)消费结构升级

2)新型城镇化建设

3)绿色发展

(三) 挑战

1. 国际环境挑战

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2)地缘政治博弈激烈

3)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

2. 国内经济挑战

1)投资消费出口增长放缓

2)产业转型升级压力

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3. 产业升级与社会转型挑战

1)产业链竞争力亟需提升

2)社会保障覆盖面仍处在较低水平

3)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短板

4. 其他挑战

1)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2)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我们的服务  OUR SERVICES
服务流程

业务范畴
量身定制化的经典内训课程
人力资源
劳动法
培训发展
职业技能
市场营销
经营股权
战略管理
行政商务
财务管理
研发管理
生产管理
物流管理
采购管理
职业素养
通用管理
独具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
劳动法
企业文化
战略经营
组织变革
股权激励
领导力
技术研发
财务管理
生产管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13812819979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