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从2006年32.5%降至2022年27.7%,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减少400万(2020-2023),用工成本十年增长167%(2013-2023),迫使企业从“人海战术”转向“精益少人化”,并需通过标准化降低培训成本。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单位能耗下降13.5%,而精益管理可显著降低车间能耗(如某汽车厂实测降15-30%)。
行业标准不断提升:汽车主机厂JIT交付要求缩短至2小时,零部件企业班组换模标准需<10分钟;电子制造业产品迭代周期减半至6个月,要求班组技能矩阵化(掌握3+工艺);化工能源企业强化安全“双控”,需落实班组安全行为标准化清单(如50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测评标准(2023版)》明确要求班组级数字化覆盖率达85%+。
企业内生需求强烈:推行班组标准化可显著提升质量一致性(如某家电直通率从82%→94%)、减少班次偏差(如特斯拉<3%)、降低新生代员工沟通成本(某调研降37%),并增强供应链韧性(要求班组具备30%产能弹性)。丰田等企业标准作业已覆盖200+异常场景。
技术赋能要求基础标准化:数字化车间需统一班组数据采集(如设备OEE国标GB/T 40665-2021);AI应用依赖结构化数据积累(某企业AI排程准确率达92%);IIoT设备互联要求点检数据标准化(如振动/温度采集)。
国家政策强力推动:《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要求规上企业2025年前100%建立班组质量标准;“精益班组管理”纳入《“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新职业认证;ISO 18404:2015国际标准明确班组级精益管理指标。
● 掌握七大浪费识别法及VSM工具,实施产线成本优化
● 学会构建员工技能矩阵图,应用OJT四阶段法培养多能工
● 应用标准作业组合票优化人机协同,掌握OEE计算分析方法
● 掌握KYT危险预知四阶段法,提升现场安全风险识别能力
● 运用5S三定原则与可视化管理工具,规范现场物品管理
第一部分:体系筑基篇——精益班组管理框架构建
第一讲:班组指标管理体系建设
一、生产现场管理常见困惑
1. 管理者挑战
1)指标分解不清晰
2)执行过程缺乏监控
2. 班组长痛点
1)日常事务与指标脱节
2)改善方向不明确
二、班组绩效指标来源
1. 分解路径
公司战略 → 部门KPI → 车间目标 → 班组过程指标
2. 战略关联性
——班组活动需直接支撑QCD(质量/成本/交付)目标
三、班组长现场管理职责
1. 双重角色
1)监督者:生产执行与异常响应
2)改善者:持续优化SQCD(安全/质量/成本/交付)
2. 核心使命:以最小成本准时交付合格产品
四、现场管理七大任务
1. 成本管理
2. 品质管理
3. 生产管理
4. 人员管理
5. 设备管理
6. 5S管理
7. 安全管理
五、班组任务目标选定
——指标类型
1. 结果指标(如不良率)
2. 过程指标(如点检完成率)
3. 质量目标:一次合格率97% → 转化为“错漏装缺陷≤2次/班”
案例:QCD指标管理
目视化工具:生产看板(实时数据+趋势图)
分析方法:鱼骨图(根因分析)、柏拉图(问题优先级排序)
第二部分:流程实战篇——班组长七大管理职能标准化手册
职能一:成本管理
目的:通过消除浪费实现利润最大化,建立“利润=售价-成本”的精益成本观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浪费识别
1)七大浪费类型:搬运/等待/过度加工/库存/动作/不良品/过量生产
2)增值与非增值活动分析法(VSM价值流图)
2. 改善措施
1)作业动作优化(减少附随动作30%)
2)生产线平衡率提升(目标≥85%)
二、管理工具落地
1. 成本控制看板(实时显示物料损耗率)
2. 浪费检查清单(含20项典型浪费场景)
浪费识别实战:分组观察车间视频片段,用“七大浪费检查表”标注浪费点,小组PK找出最多有效浪费
工具:浪费分类卡片、计时器
案例:某汽车部件厂通过VSM分析,将搬运距离从120米缩短至35米,年节省运输成本87万元
讨论点:如何说服员工改变原有物料摆放习惯
案例:座椅装配线通过动作分析,重拍、取消无效动作,单件工时降低
冲突点:老员工以“一直这么做”拒绝改变
职能二:品质管理
目的:实现“三不原则”: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不良品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预防控制
1)防错装置(Poka-yoke)应用
2)4M变更管理(人/机/料/法变更前验证)
2. 过程管控
1)首件检验+末件对比
2)关键特性CPK监控(≥1.33)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质量异常快速响应卡(5分钟响应机制)
2. 缺陷分类柏拉图(TOP3问题聚焦)
课堂练习:防错装置设计、质量数据诊断
——分析提供的柏拉图,小组讨论制定TOP3不良的改善对策
数据:某月缺陷数据表
职能三:生产管理
目的: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达成质量/成本/交付目标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计划控制
1)滚动式生产排程(±5%调整容差)
2)Andon系统异常响应(三级升级机制)
2. 效率提升
1)TPM全员生产维护(设备OEE≥90%)
2)标准作业组合票(人机协同优化)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生产进度跟踪看板(小时产出达成率)
2. 在制品周转监控表(红线库存预警)
课堂练习:OEE计算竞赛——根据设备日志数据,各组计算OEE并分析损失最大的环节
数据:某机床床24小时运行记录
案例A:食品厂因未更新排程表,导致保质期临界产品被优先生产造成报废
关键点:计划员未参加早会
案例B:通过标准作业组合票优化,将换模时间压缩
创新点:平行作业法应用
职能四:人员管理
目的:培养“自働化”多能工,实现少人化高效生产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能力建设
1)技能矩阵图(每人≥3项技能认证)
2)OJT四阶段教导法(准备→示范→试做→跟进)
2. 绩效驱动
1)每日绩效可视化(产量/质量/改善积分)
2)轮岗计划(每季度岗位轮换率20%)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多能工培养路线图(含认证标准)
2. 员工状态管理看板(出勤/技能/情绪指数)
课堂练习:技能矩阵构建-根据虚构班组人员档案,完成技能评估矩阵并制定3个月培养计划
背景:新老员工比例1:3的装配班组
职能五:设备管理
管理目的:确保设备零故障运行,综合效率最大化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预防维护
1)三级点检体系(操作工/班长/技术员)
2)润滑基准书(含28个关键润滑点)
2. 快速应对
1)故障树分析(FTA)
2)备件3定管理(定点/定量/定容)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设备健康状态指示灯(绿/黄/红三色管理)
2. MTBF/MTTR趋势分析图(月度环比改善)
课堂练习
点检表优化:对比传统点检表与自主维护点检表,重新设计更高效的检查流程
素材:两种点检表样本
故障树构建:针对"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故障,用白板完成FTA分析
提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
职能六:5S管理
目的:创造“一目了然”的现场,提升效率与安全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标准建立
1)物品三定原则:定点/定容/定量
2)可视化管理:形迹/色标/定位线
2. 持续维持
1)红牌作战:每周非必需品清理
2)5S积分制:与绩效奖金挂钩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5S巡检评分表(含50项检查要点)
2. 改善前后对比照片墙(每周更新)
课堂练习
红牌作战模拟:在教室布置模拟车间,各组贴红牌并说明理由
道具:红牌贴纸、物品清单
5S评分实战:观看车间实景照片,按评分表打分并指出改进点
工具:5S检查表(简化版)
实战案例:某德通过形迹管理,工具寻找时间从平均4.3分钟降至0.7分钟
阻力:初期员工认为“浪费时间”
职能七:安全管理
目的:实现“零事故、零伤害”生产环境
一、核心方法盘点
1. 风险防控
1)KYT危险预知训练(4阶段法)
2)安全防护"四不放过"原则
2. 文化建设
1)吓一跳事件分享(每周案例)
2)安全行为积分制(正向激励)
二、管理工具应用
1. 安全风险矩阵图(LEC评估法)
2. 应急响应流程图(含联系人速查表)
课堂练习:KYT训练——观看作业视频,分阶段完成危险预知分析
案例:建筑工地因未执行"四不放过",同类坠落事故三个月内重复发生
漏洞:未安装临时防护栏
案例:通过"安全积分换休假"制度,员工主动上报隐患增长300%
关键:即时奖励可视化
第三部分:执行标准篇——标准化执行与持续改善
第一讲:班组管理流程标准化
一、管理流程总览
1. 指标分解
2. 职责明确
3. 表单设计
4. 任务卡执行
二、日常管理流程
1. 时间轴管理
1)班前准备
2)班前会(10步法)
3)首件确认
4)第一轮巡检
5)员工观察
6)改善推进
7)数据更新
8)交接班
2. 班前会标准化
1)10步流程
——全员列队、仪容仪表、员工问好、出勤确认、绩效回顾、风险预警、生产计划、公司信息、员工参与互动、现场提问
2)创新实践:现场问题可视化
【工具与方法应用】
1. 问题解决循环
步骤:发现问题 → 分析原因 → 实施对策 → 标准化
工具包:5Why分析法、A3报告模板
2. 5S管理深化
进阶技巧:红牌作战(非必需品标识)、定点摄影(改善对比)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国制造业
助力企业转型
2021年度咨询客户数
资深实战导师
客户满意度
续单和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