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海威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在制造业领域,设备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核心要素,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企业成本。
目前制造业转型压力,全球竞争加剧:中国制造业OEE平均仅60%(日德标杆企业达85%)。成本刚性上升设备,麦肯锡2023报告突发故障导致年损失高达产值的8-12%。设备管理新挑战,智能化设备增多,传统“坏了再修”模式无法适应数控设备复杂性。人才断层,老技工退休,新员工设备维护能力不足。政策驱动,工信部《智能工厂成熟度模型》将TPM列为关键评估项。欧盟CE认证要求企业证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本课程面向实操与应用,重点包含了自主保全、计划保全和设备考核三个主要方面,引导企业推进TPM的实战,旨在解决当前多数企业对TPM的方法和技术存在“不清晰”“不透彻”“不落地”等痛点问题,使企业获得实在的收益。
● 掌握TPM八大支柱核心(AM/PM等)及OEE、MTBF/MTTR关键指标分析能力
● 精通设备点检、5S管理、WHY-WHY分析等工具,具备实施自主维护(AM)实操技能
● 学会运用焦点改善方法,识别设备损失源(两源),制定提升OEE 30%的改善方案
● 掌握预防性维护计划制定与优化方法,有效降低MTTR,提升设备可靠性
● 具备推动TPM项目落地、解决跨部门协作障碍及激活一线员工参与的能力
第一讲:认知——TPM全景认知与核心内容
一、TPM的定义和目标
二、TPM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20世纪50-60年代
2. 发展历程
阶段1:1970s-1980s(日本本土推广)
阶段2:1990s(全球化传播)
阶段3:2000s-至今(数字化与智能化)
三、TPM的三大核心理念
1. 全员参与(操作员与维护人员共同负责设备)
2. 自主维护(操作员参与基础维护)
3. 持续改善(Kaizen)
四、TPM的八大支柱
1. 自主维护(AM):操作员承担清洁、润滑、紧固等基础维护
案例:某汽车厂通过AM减少设备停机
2. 计划维护(PM):基于数据的预防性维护计划
3. 焦点改善(Kobetsu Kaizen):针对性解决设备瓶颈问题
案例:食品企业通过缩短换模时间提升OEE(设备综合效率)
4. 教育培训:跨职能培训(操作员学习基础维修技能)
5. 其他支柱:初期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办公室TPM
第二讲:体系——实施设备KPI管理
一、实施设备KPI管理系统的核心目标
——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可靠、经济运营
二、设备KPI指标体系设计
1. 关键绩效指标(KPI)分类
1)效率维度:设备综合效率(OEE)
2)可靠性维度
3)维修维度:平均修复时间(MTTR)
4)成本维度
5)安全维度:千台设备事故率
2. 分层指标管理
1)公司级:OEE、MTBF、维护成本占比
2)车间级:设备可用率、故障频率、备件周转率
3)单机级:换模时间、能耗效率、精度偏移量
三、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1. 数据来源
1)数据类型
2)采集方式
3)工具/技术
2. 数据治理要点
1)标准化
2)实时化
3)可视化
四、KPI分析与应用场景
1. 根因分析工具
2. 典型改善场景
五、持续优化机制
1. PDCA循环应用
1)Plan:基于KPI差距制定年度维护预算
例如:OEE提升5%需投入¥80万
2)Do:试点预测性维护(振动监测)降低突发故障
3)Check:月度KPI评审会分析改善效果
4)Act:将有效措施写入《设备维护标准》
2. 数字化升级路径
六、行业差异化策略
要素:行业核心KPI、管理重点
1. 不同行业的差异化策略
1)汽车制造:OEE、换模时间→快速换模(SMED)标准化
2)半导体:设备稼动率、粒子污染数→无尘室设备维护规范
3)石油化工:MTBF、千台事故率→RBI(基于风险的检测)
4)食品饮料:CIP时间、卫生合规率→易清洁设计(EHEDG认证)
2. 实施成功要素
1)领导层支持:将设备KPI纳入经营会议固定议题
2)一线参与:简化指标展示形式(如用红绿灯标识健康状态)
3)系统整合:打通MES/CMMS/ERP数据孤岛
4)激励机制:OEE提升部分的5%用于团队奖励
第三讲:实施——TPM实施步骤与工具应用
一、实施步骤
1. 高层承诺
2. 与启动组建跨部门团队
3. 制定基准(OEE测量)
4. 开展自主维护活动
5. 标准化与扩展
二、关键工具
1. OEE(设备综合效率):可用率×性能率×良品率
2. 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3. 可视化看板:故障记录、维护进度可视化
案例1:《从“救火式维修”到“零故障生产”——XX汽车零部件厂TPM实践》
案例2:某制造企业导入TPM后,换线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15分钟
第四讲:破障——TPM的挑战与应对
一、TPM实施的5大常见挑战与精准对策
1. 员工抵触
对策:激励机制、文化宣导
2. 数据收集困难
对策:数字化工具如IoT
3. 跨部门割裂——生产与维修对立
对策:三步破局法:目标对齐、流程嵌入、组织变革
4. 短期主义——追求立竿见影
对策:数据防御制度防御文化防御
5. 知识断层——缺乏系统培训
对策:标准化、数字化、传承机制
二、TPM成功的3大关键要素
1. 基石:领导支持
反面案例:某厂因厂长不参与晨会点名,项目3个月流产
2. 支柱:持续培训——分层教育体系
1)高层:战略解读
2)中层:项目管理
3)基层:实操技能
3. 路径:试点推广
——试点选择标准
1)高价值设备(如瓶颈工序)
2)有变革意愿的班组(班长为TPM积极分子)
推广节奏:试点3个月 → 提炼标准化模板 → 同类设备复制 → 全厂铺开
案例:某企业从1条线起步,6个月覆盖全车间
三、行业特异性挑战补充
1. 离散制造业(如机械加工)
2. 流程行业(如石化)
3. 劳动密集型(如纺织)
建议:建立「新员工72小时TPM速成培训」
小组讨论:列出您部门推行TPM的TOP3障碍,并匹配对策
第五讲:深化——设备效能提升与自主维护
总结:TPM是“人+设备+流程”的系统工程,需长期坚持
互动提问:您认为我们当前设备管理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如何推动一线员工参与自主维护?
一、当前设备管理的最大瓶颈分析
1. 瓶颈TOP3及根因
瓶颈排名:数据孤岛、人才断层、短视维护
2. 行业特异性瓶颈
1)离散制造:多型号设备标准化难(如汽车零部件厂有15种品牌CNC)
2)流程行业:连续生产与停机维护的矛盾(如化工厂大修窗口<72小时/年)
3. 破局方案
1)数字化转型
2)知识工程
3)考核改革:将OEE纳入生产部门KPI
二、推动一线员工参与自主维护的7大策略
1. 认知重塑:让价值可见
2. 降低参与门槛
3. 游戏化激励
4. 自主权下放
5. 问题驱动参与
6. 能力建设
7. 领导示范
分组讨论:“如果给你¥5000预算提升AM参与度,你会怎么花?”
联系电话:4006-900-901
微信咨询:威才客服
企业邮箱:shwczx@shwczx.com
深耕中国制造业
助力企业转型
2021年度咨询客户数
资深实战导师
客户满意度
续单和转介绍